简粗丨一组图了解中德的文化差异

三毛灰灰

好的艺术至少具有两种能力:

一种是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,抽丝剥茧,删繁就简,在众眼迷离中抓住事物的内核。另一种是将单调的东西丰富化,添油加醋也好,迎风邀月也罢,甚至于画蛇添足,于百无聊赖处催生内容,让它们像生命一样撑破既有的牢笼桎梏。


在刘扬的《东西相遇》中,有一部分作品就很好地诠释了艺术的第一种能力。13年的北京生活和13年的德国生活,加上她见微知著的艺术功底,以及对于生活敏锐的洞察力,让她的这组作品获得巨大的成功。三毛灰灰看了这组作品之后,也是连连点头:嗯,对呐,对呐,我们就是酱紫哒!

 

比起大串大串不知写了什么鬼的文化攻略,这组作品简直就是完胜!!要情怀有情怀,要内涵有内涵,要审美有审美!!


拿去不谢:

自我:德国人自我感觉良好,中国人往往自我贬低。


人际关系:德国人简单,中国人复杂。(中国人七大姑、八大姨多)


排队:德国人守规矩,中国人不守规矩。


情绪:德国人怒形于色,中国人善于掩饰


周日的街景:德国冷冷清清,中国熙熙攘攘


聚会:德国人喜欢三五小聚,中国人更喜欢“高、大、上”的大聚


在餐厅:德国人安静,中国人吵闹


旅游:德国人用眼睛观赏,中国人喜欢拍照


胃疼时:德国人喜欢喝饮料,中国人喜欢喝茶


对待孩子:德国人等而视之,中国人众星捧月


想象中的对方:西方人以为中国人长袍马褂,喝茶吃米饭;中国人以为西方人戴礼帽吃香肠喝啤酒


领导:德国人的领导与下属平起平坐,中国的领导高人一等


时尚:在德国吃中餐是一种时尚,在中国,吃西餐是一种时尚


洗澡的时间:德国人喜欢早上洗澡,中国人习惯晚上洗澡


交通工具:如今的德国人更喜欢骑自行车出行,而中国人则是开轿车


老人的日常生活:德国老人没事做只好遛狗打发时间,中国老人则需要帮子女看管孩子


美丽的标准:德国人认为黝黑的肤色比较漂亮,中国人则觉得一白遮百丑


三餐:德国人的午餐是热餐,其他都是冷餐,中国人的三餐都是热餐


处理问题:德国人直截了当,中国人直接绕开


生活方式:德国人是个人主义,中国人是集体主义


对待新事物:德国人保守谨慎,中国人开放接纳


准时:德国人时间观念精准,中国则比较模糊


意见:德国人说一是一,中国人喜欢绕弯子


应用宝
(推荐中国大陆用户使用)
Google Play
(推荐非中国大陆用户使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