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况丨三分钟了解印度

阿三·毛

印度,是印度共和国(Republic of India)的简称,位于亚洲南部,与孟加拉国、缅甸、中国、不丹、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。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,作为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,印度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。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——佛教的发源地。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,但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。

 

国旗和国徽

国旗呈长方形,长与宽之比为3∶2。自上而下由橙、白、绿三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,白色长方形中心绘有24根轴条的蓝色法轮。橙色象征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;白色象征纯洁的真理;绿色表示信心。法轮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佛教圣地石柱柱头的狮首图案之一,对于印度人而言,它是神圣之轮、真理之轮、向着进步转动之轮,永远轮回苍穹之轮。

国徽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。圆形台基上站立着三只金色的狮子,象征信心、勇气和力量。台基四周有四个守卫四方的守兽:东方是象、南方是马、西方是牛,北方是狮,守兽之间雕有法轮,国徽下面有句用梵文书写的、出自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“唯有真理得胜”。

 

历史

从古到今,中国对印度的称呼经常改变。西汉译为“羌独”,东汉称它为“天竺”。唐代玄奘则仔细探讨了天竺的名称,放弃了天竺、身毒、贤豆这些名称,而根据当地发音,称作印度。

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。约在公元前14世纪,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,并征服了当地土著。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,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,政权强大,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。中世纪小国林立,印度教兴起。自11世纪起,来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。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,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。1600年英国侵入,建立东印度公司。1757年开始沦为英殖民地,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。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,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。1947年6月,英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。同年8月15日,印巴分治,印度独立。1950年1月26日,印度共和国成立,为英联邦成员国。


宗教信仰

印度信奉的宗教主要为印度教、伊斯兰教、基督教和锡克教,其中印度教占半数以上。同时印度也是佛教的起源地。印度教中有专门的素食主义者,尽量避免在素食者面前吃肉。印度的庙宇和供奉的各种神,几乎随处可见。不清楚相应的习俗不要紧,不要随意亵渎,保持应有的敬意,遵从当地人的要求,比如说脱鞋进入穆斯林的清真寺。

 

当地人

印度人生性拖沓和不准时,他们通常说5分钟后到,其实是20分钟还到不了的意思。不过好在印度人对待游客很热情,可是却不靠谱,比如说向印度人问路,对方会因为爱面子,在自己不清楚的情况下,随手一指,所以一定多问几个,以免多走冤枉路。

 

目的地

泰姬陵、恒河圣城瓦拉纳西、菩提伽耶、拉贾斯坦、大吉岭、加尔各答和孟买,都是旅行者到访印度最主要的目的地,但印度的美丽远远不止这些,喀拉拉的椰林回水、泰米尔纳杜的古神庙、旁遮普的金庙、克什米尔和拉达克,都非常值得探索。


应用宝
(推荐中国大陆用户使用)
Google Play
(推荐非中国大陆用户使用)